“云采编”“云制作”让记者的工作场域无限延伸

学习园地 2021-09-09 18:16

东京奥运会8月8日闭幕,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云集日本。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了300多人的报道团队,全方位报道东京奥运会及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疫情给媒体人员带来了工作模式上的全新探索。在传统的采编播场景基础上,“云采编”“云制作”让记者的工作场域无限延伸,从而应对疫情之下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通过4K超高清频道直播奥运赛事,进行8K超高清节目的拍摄和制作,通过一系列全新技术手段和尝试,实现制播超清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给无法来现场感受奥运氛围的体育迷们提供了更好的观赛体验。

设立东京湾外景演播室

央视奥运报道团队位于东京湾的外景演播室,配备了先进的制播系统,可以传输4K级别的超高清电视信号,许多跟东京奥运会相关的标志性画面都可以一一呈现。

东京湾的外景演播室以彩虹桥及标志性的奥运五环为背景,面积达100平方米,是历届大型境外赛事报道中最大的一个。演播室系统配备了3台4K超高清摄像机,其中还包括了一个轨道机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主持人邵圣懿介绍:“一方面是让大家和东京这座城市更接近,零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另一方面会承担一些赛事的推介,和赛事前后的包装功能。”

东京奥运会期间,东京湾外景演播室承担赛事直播、嘉宾访谈及总台各频道、频率前方记者连线等功能,为观众带来最新、最全面的奥运报道。

为奥运会提供公用信号

从2000年底开始,每届奥运会电视转播信号都由国际奥委会下属的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提供。

为保证分发给各持权转播商(RHB)奥运赛事公用信号的客观公正性与技术质量的高水准,OBS每逢奥运年就会从全世界各地招募最精英的转播团队,对奥运会的各个比赛项目进行转播。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起,中央电视台就加入了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团队,这意味着先进的制作设备、超前的制作理念、高精尖的制作人才、熟练的导演团队缺一不可。凭借硬实力,总台已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体育赛事电视信号制作团队之一。

本届东京奥运会,总台转播团队为全世界奉上5个项目: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乒乓球、羽毛球、攀岩和田径铅球项目的电视公用信号。攀岩是首次亮相奥运赛场。总台首次在转播过程中用到了虚拟现实技术。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央视取代日本制作团队承担了体操公用信号的制作工作。

作为体操强国之一,日本近20年一直垄断奥运会体操公用信号制作。此次东京奥运会本土举办,借助东道主优势,日本方面再次强力提出要重新获取制作体操项目公用信号的权利。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总台体操公用信号制作团队凭借硬实力、零投诉、国际体育组织和OBS等奥运电视组织的高度认可,再次拿下了体操公用信号制作任务,成为OBS在本届奥运会上的体操公用信号制作团队。

东京奥运会的体操比赛将从开幕后的7月24日一直进行到8月3日。从7月15日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50人的体操公用信号制作团队抵达了东京,投入到赛事转播的工作中。由于在不大的场地中,将同时进行6个不同项目的比赛,体操比赛也是公认的奥运会上转播难度最高的3个A类赛事之一。

总台东京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团队负责人王平介绍:“我们在公平、公正的同时,要突出重点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这提高了难度。因为比赛是在不受控制下进行,在照顾重点运动员的同时又不能漏过其他比赛项目的比赛进程,所以要进行有机的切换和调度,这对于电视制作来说是非常难的要求。”

设立主体育场单边转播制作区 

为了更好地捕捉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本届奥运会,总台第一次在主体育场和游泳馆设立了单边电视转播区。

总台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单边综合制作系统技术负责人王志强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跟OBS(奥林匹克转播公司)预订了五个机位,镜头能够从100米比赛起点到终点跟随,100倍的长焦镜头,能够给出各种精彩细节。

在绝大多数奥运会赛场,奥林匹克转播公司都会在赛场搭建起临时的摄影平台,提供给各家转播商付费使用,这里所有的设施几乎都是即插即用。(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