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视频道改革走向何方?

学习园地 2021-09-09 18:16

2019年以来,我国多家广电机构响应总局“精简办台”号召,陆续关停了一些频道和频率。2021年以来,陆续有贵阳广电旅游生活频道、山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广东广播电视台高尔夫频道、湖北广播电视台休闲指南频道、山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5家省级广电下属的电视频道宣布关停。《传媒内参》结合最新案例,寻找当下电视频道改革的新走势。

一、电视频道停播原因不一

从关停的频道来看,不乏一些特殊定位的频道,比如发挥外宣作用的山东台国际频道、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山西台少儿频道、广东台高尔夫频道、湖北台休闲指南频道。相比较而言,前两个频道的公益属性更强,后三个是收费频道和委托运营的半商业化频道。

严格意义来说,外宣类型的国际频道的开办与关停都涉及重要的国家决策,近年来互联网新媒体传播飞速发展,海外渠道的新媒体账号铺设在很多媒体已经开展,外宣向新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我国电视频道关停并转最早就是从少儿频道开始的,2019年,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与哈哈少儿频道合并,成立全新的哈哈炫动卫视,仅保留了上星平台。实际上,国内少儿频道除了几家“上星”平台在经营上还具备多一些优势,大部分非上星的少儿频道要么成为动画片播放平台,需承担版权采购的成本,要么大力向少儿教育找寻经营空间。

广东地区的付费频道比较多,但高尔夫频道仍属于相对小众的频道。    

休闲指南频道也是全国上星,由专业公司独家运营,该频道主要依靠的是广告收入,但在电视广告经营下滑的态势下,该频道一方面或因较大的生存压力停播,另一方面长期外部委托运营,对体制内电视频道的定位管理也存在一些尴尬。

二、电视“关停并转”并非一刀切

目前来看,大部分电视频道停播是“完全告别历史”,但也有一些个例。

第一,在“掐头去尾”后保留一部分节目或资源进入新的频道,成为被“兼并”的对象。比如,浙江影视频道并入浙江广电教育科技频道。

第二,改名字、改定位,全新升级换代。比如,今年5月,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山东台影视频道升级为文旅频道。以“悠久文明,好客山东”为定位,以优质多样的文化旅游节目为核心,打造专业的电视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加快推进山东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好客山东”的品牌形象。

三、电视频道改革走向三大趋势

经过近三年发展,电视频道的“产能缩减”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节约开支、集中优势资源谋发展、加速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可参考的样本。

为进一步优化频道资源设置,切实推进频道精简精办和高质量发展,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媒体融合发展上来,越来越多的地区进入频道改革的加速期。总体来看,电视频道发展改革走向三大趋势:

一是频道关停并转“从东向西”全面铺开。我国电视频道关停的最早案例在2019年出现在北京和上海,接着浙江、广东(广州)、福建(厦门)、山东陆续出现,后续湖南、湖北、山西、贵州(贵阳)等中西部地区接踵而至。

二是市一级电视频道的关停潮已全面拉开。从上海台、北京台、广东台、浙江台等省级下属频道改革开展,再到广州台、厦门台、贵阳台等一些省会城市台铺开,市一级电视频道的关停潮已经全面拉开,并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三是三四线城市从频道关停并转走向合并、合转,出现“双转”“双并”。今年4月,内蒙古大兴安岭电视台官方宣布,与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合并,大兴安岭电视台属于林区电视台,该台综合频道同期宣布关停,原有的林区新闻节目等将转移至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此案例出现了“双转”“双并”,即原有的两个事业建制的地方广播电视机构(台)合并,且两个电视频道合并。目前,大量三四线城市中的县区台已转为“融媒体中心”,原有的体量不大的广播电视职能已大力向融媒体职能改革。

但从缩减产能、节省开支的角度来说,对一些没有进行区县一级融媒体建设的地方进行关停,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呼声,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并入市级台或成为一种趋势。(来源:传媒内参  作者:张颖)